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06 lines (190 loc) · 27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06 lines (190 loc) · 27 KB

NLP算法面试题

Q1:NLP任务中,文本预处理有什么作用?

  • 文本预处理会将文本转换为机器能读懂的形式,以便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好地执行。并且,在情感分析等任务中,去除停用词等预处理有助于提高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率。
  • 常见的文本预处理手段包括:删除 HTML 标签,删除停用词,删除数字,小写所有字母,词形还原等。

Q2:***词形还原词干*提取有什么区别?

  • 词干提取只是删除单词的最后几个字符,通常会导致错误的含义和拼写,如eating -> eat, Caring -> Car.
  • 词形还原考虑上下文并将单词转换为其有意义的基本形式,如Stripes -> Strip (verb) -or- Stripe (noun), better -> good

Q3:何时使用词形还原?何时使用词干提取?

  • 词干提取更多被应用于信息检索领域,如Solr、Lucene等,用于扩展检索,粒度较粗。词形还原更主要被应用于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用于更细粒度、更为准确的文本分析和表达
  • 词干提取计算量耗费小,适用于大数据集;词形还原耗费计算量大,常用于对准确性要求高的小数据集

Q4:POS tagging(词性标注)有什么用?

  • POS 标记用于将每个单词分类到其词性中
  • 词性可用于查找语法或词汇模式
  • 在英语中,同一个词可以拥有不同的词性,词性标注有助于区分它们。

Q5:使用词袋模型(Bag of words)提取特征有哪些优点?

  • 词袋模型非常简单和灵活,可以自己设计词汇表,可以以多种方式从文档中提取特征
  • 由相似内容组成的文本在其他方面(例如含义)也将相似,因此词袋模型能反映句子含义间的相似性

Q6:TF-IDF方法与TF方法的区别在哪里?

  • TF-IDF定义为词频-逆文档频率,TF定义为词频
  • TF-IDF是一种统计方法,旨在反映一个词对语料库集合中文档的重要性:字词的重要性随着它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增加,但同时会随着它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TF是一个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的计数。
  • TF定义为$tf_{ij}=\frac{n_{ij}}{\sum_{k}^{}n_{k,j}}$,$n_{ij}$是该词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分母则是文件中所有词汇出现的次数总和;TF-IDF定义为$tfidf(t,d)=tf(t,d)*log(\frac{N}{df+1})$,其中$N$是语料库中的总文件数,$df$表示包含词语的文件数目

Q7:什么是one-hot vector?它们如何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 one-hot 向量可用于以$L*N$大小矩阵的形式表示句子,其中$N$是语料库中单个单词的数量,$L$是句子的长度;将词语所在下标位置置为1,其他位置置为0

Q8:文本预处理有哪些方法?

  • 文本预处理主要有三个不同类型:
  • 标记化(Tokenization):这是将一组文本分成更小的部分或标记的过程。段落被标记化为句子,句子被标记化为单词。
  • 规范化(Normalization):数据库规范化是将数据库的结构转换为一系列规范形式。它实现的是数据的组织,使其在所有记录和字段中看起来相似。同样,在NLP领域,规范化可以是将所有单词转换为小写的过程。这使得所有的句子和标记看起来都一样,并且不会使机器学习算法复杂化。
  • 去噪(Noise Removal):是对文本进行清理的过程。做一些事情,比如删除不需要的字符,比如空格、数字、特殊字符等。

Q9:one-hot vector应用在NLP领域有什么不足之处?

  • 矩阵稀疏和维度灾难。one-hot表示是将词语所在下标位置置为1,其他位置置为0,而现实生活中,词语的集合是很大的,达到几千甚至几万,而每个向量的维度是和词语集合中词语的数量是一致的,所以一个词需要用几千甚至几万的维度来表示,如此大的维度在后续计算中需要很大的计算资源。此外,一个向量中只有一个维度是非零的,明显是过于稀疏的。
  • 语义缺失。在我们的表达中,词语之间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例如“i”和“you”、“apple”和“banana”之间的相似性是比较高的,而“i”和“apple”之间的相似性比比较低的。而词向量作为词语的数字特征表示,理应需要保持词语之间语义上的相似性。但是,one-hot所得出来的每个词语的向量与其他词语的向量都是正交的,即每个词语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均为0,每对词语之间的欧式距离也是相同的。所以,这种向量表示失去了词语之间的相似性。

引用:https://www.jianshu.com/p/9948c5764302

Q10:TF-IDF方法比TF方法好的地方有哪些?

  • TF方法只统计句子中词语出现的词频,词语出现的越多,重要性越高;而TF-IDF考虑到字词的重要性会随着它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有利于分析出其中的关键词,降低一些出现频次高但重要性低词汇的重要性,如中文助词”的“。

Q11:比较TF-IDF方法和Bag of words词袋模型

  • Bag of Words 只是创建一组向量,其中包含文档(评论)中单词出现的次数,而 TF-IDF 模型包含有关较重要单词和较不重要单词的信息。
  • 词袋模型很容易解释,然而,TF-IDF 通常在机器学习模型中表现更好

Q12:解释什么是BLEU值?

  • BLEU(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是用于评估模型生成的句子(candidate)和实际句子(reference)的差异的指标,用于评估机器翻译文本的质量。BLEU实现是分别计算candidate句reference句N-grams模型, 然后统计其匹配的个数来计算得到

Q13:NLP处理中,会碰到哪些歧义问题?

  • 词汇歧义:有不止一种意思的词。
  • 句法歧义:句子中使用的语法是模棱两可的,对于给定语法的句子,不止一个解析树是正确的。
  • 语义歧义:一个句子的不止一种语义解释。
  • 语用歧义:当陈述不具体,上下文没有提供澄清陈述所需的信息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Q14:中文分词问题中,会碰到那些歧义问题类型?

  • 概括起来中文分词歧义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交集型歧义组合型歧义
  • 交集型歧义就是:ABC。既可以切分成AB/C,也可以切分成A/BC
  • 组合型歧义就是:AB。既可以组合成AB,也可以组合成A/B

引用:https://juejin.cn/post/7175781946767704121

Q15:在文本情感分析任务中,你会选用哪种loss?

  • 一个情感分析模型可以做成简单的positive/ negative输出,也可以有positive/neutral/negative输出,也可以有一个5 stage output表示,0表示最为消极,4表示最为积极
  • 如果输出是简单的正/负,则可以使用二元交叉熵损失。如果输出多于2类别,则可以使用分类交叉熵

Q16:解释什么是ROUGE指标?ROUGE与BLEU值有什么不同?

  • ROUGE通过将模型生成的摘要或者回答与参考答案(一般是人工生成的)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对应的得分。ROUGE指标与BLEU指标非常类似,均可用来衡量生成结果和标准结果的匹配程度,不同的是ROUGE基于召回率,BLEU更看重准确率。
  • ROUGE分为Rouge-N、Rouge-L、Rouge-S,Rouge-N实际上是将模型生成的结果和标准结果按N-gram拆分后,计算召回率;Rouge-L使用了最长公共子序列;Rouge-S是Rouge-N的一种扩展,允许跳过中间的某些词匹配

Q17:在机器翻译领域,为什么encoder-decoder结构的RNN取代了seq2seq RNN?

  • seq2seq RNN一次只能翻译一个词汇,而encoder-decoder RNN能处理变长的输入/输出,一次网络推理能翻译一整句话

引用:https://quizlet.com/284587332/deep-learning-midterm-2-flash-cards/

Q18:解释word embedding

  • 词嵌入或词向量是表示文档和词的一种方法。它是一个数字向量,允许具有相似含义的词具有相似的表示。word embedding可以将单词表示映射到低维度空间,编码了语义空间信息。

Q19:word embedding的优点?

  • 词嵌入相比one-hot embedding,维度低且为连续向量,方便机器学习模型的处理
  • word embedding具有天然的聚类效果,语义相似的词在向量空间上也较为接近
  • 是无监督的方法,方便应用到海量数据

Q20:CNN在NLP中有哪些应用?CNN在NLP任务中应用的直觉是什么?

  • CNN最初为计算机视觉任务开发,因此拥有平移不变性(举例来说,们想要将一张图像分为几个类别,例如猫、狗、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在图像上找到一只猫,您不关心这只猫在图像上的位置);而在文本任务中,短语的顺序会影响整体语义的变化。因此,在语序对NLP任务影响不大的任务中,CNN应用的场景较多,如情感分类等

引用:https://dennybritz.com/posts/wildml/understanding-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for-nlp/

https://lena-voita.github.io/nlp_course/models/convolutional.html

Q21:解释word2vec方法

  • word2vec是提取word embedding的方法之一,是从大量文本预料中以无监督方式学习语义知识的模型。模型结构较为简单,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模型框架根据输入输出的不同,主要包括CBOWSkip-gram模型。CBOW的方式是在知道词的上下文的情况下预测当前词,而Skip-gram是在知道了词的情况下,对词的上下 文进行预测。

Q22:word2vec与Glove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区别?

  • Glove与word2vec,都是提取word embedding的算法,两个模型都可以根据词汇的“co-occurrence”(语料中词汇一块出现的频率)信息,将词汇编码成一个向量
  • word2vec使用神经网络学习word-embedding的表示,属于predictive-model;而Glove算法本质上是对词频共现矩阵进行SVD降维,属于count-based model
  • 对于较大的数据,GloVe更容易并行化,计算速度更快

Q23:解释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 隐马尔科夫模型使用马尔科夫过程建模基于序列的问题,模型参数$\lambda$包含初始状态分布$\pi$ ,从一种隐藏状态到另一种隐藏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A$,给定隐藏状态的观测状态概率似然矩阵$B$

Untitled

  • HMM中主要有两个假设:任意时刻的隐藏状态只依赖于它前一个隐藏状态;任意时刻的观察状态只仅仅依赖于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
  • HMM包含三个问题,评估、学习、解码;
    • 评估问题给定模型$\lambda$和观察序列$O$,计算在该模型下观察序列出现的概率;
    • 学习问题给定观察序列$O$,估计模型参数$\lambda$;可以使用Baum-Welch 算法解决
    • 解码问题给定模型和观察序列,求最可能出现的状态序列。可以使用Viterbi算法解决

Q24:bert的架构是什么 目标是什么,输入包括了什么 三个embedding输入是怎么综合的?

  • Bert的结构主要是Transformer的encoder部分,其中Bert_base有12层,输出维度为768,参数量为110M,Bert_large有24层,输出维度为1024,参数总量为340M。
  • Bert的目标是利用大规模无标注语料训练,获得文本包含丰富语义信息的表征。
  • Bert的输入:token embedding,segment embedding,position embeddimg,三个向量相加作为模型的输入。

Q25:Seq2seq模型中decode和encode的差别有哪些?

  • encoder是对输入的序列进行编码,编码的时候不仅可以考虑当前状态,还可以考虑前后状态,在进行decoder的时候不能看到当前状态之后的信息,考虑的是encoder的context vector和decoder上一个时刻的信息。

Q26:阐述transformer的模型架构?

  • Transformer本身是一个典型的encoder-decoder模型,Encoder端和Decoder端均有6个Block,Encoder端的Block包括两个模块,多头self-attention模块以及一个前馈神经网络模块;Decoder端的Block包括三个模块,多头self-attention模块,多头Encoder-Decoder attention交互模块,以及一个前馈神经网络模块;需要注意:Encoder端和Decoder端中的每个模块都有残差层和Layer Normalization层。

Q26:bert模型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问题:中文BERT是以汉字为单位训练模型的,而单个汉字是不一表达像词语或者短语具有的丰富语义。
  • 改进:ERNIE模型,给模型输入知识实体,在进行mask的时候将某一个实体的汉字全都mask掉,从而让模型学习知识实体。BERT-WWM通过短语级别遮盖(phrase-level masking)训练。
  • 问题:NSP任务会破坏原本词向量的性能。
  • 改进:RoBERTa,移除了NSP任务,同时使用了动态Mask来代替Bert的静态mask。

引用:https://juejin.cn/post/7032813935619211295

Q27:讲述BPE模型

  • BPE(字节对)编码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压缩形式,用来在固定大小的词表中实现可变⻓度的子词。BPE 首先将词分成单个字符,然后依次用另一个字符替换频率最高的一对字符,直到循环次数结束。。BPE方法可以有效地平衡词汇表大小和步数(编码句子所需的token数量)。

Q28:BPE模型与Wordpiece模型有什么区别?

  • BPE与Wordpiece都是首先初始化一个小词表,再根据一定准则将不同的子词合并。词表由小变大。
  • BPE与Wordpiece的最大区别在于,如何选择两个子词进行合并:BPE选择频数最高的相邻子词合并,而WordPiece选择能够提升语言模型概率最大的相邻子词加入词表。

Q29:BERT模型里,self-attention操作里$\sqrt{d_{k}}$的作用

  • QK进行点积之后,值之间的方差会较大,也就是大小差距会较大;如果直接通过Softmax操作,会导致大的更大,小的更小;$\sqrt{d_{k}}$是一个经验设定值,通过除以$\sqrt{d_{k}}$进行缩放,会使参数更平滑,训练效果更好

Q30:attention机制为什么有效?

  • 在attention出现之前,通常使用RNN(LSTM)之类的模型捕获时序信息,这些模型读取完整的句子并将所有信息压缩为固定长度的矢量;当处理长句时会导致信息丢失等问题
  • 注意力机制是基于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在处理长句时,不是按顺序浏览每个单词或字符,而是潜意识地关注一些信息密度最高的句子并过滤掉其余部分;能更有效地捕获上下文信息

Q31:分析Bert模型存在的缺点

  • Bert无法解决长文本问题,因为transformer模型本身是自回归的,当token个数>512时效果会显著下降;并且transformer模型的复杂度是$O(n^{2})$,处理长文本时会消耗巨大的计算量
  • 输入噪声 [MASK],造成预训练 - 精调两阶段之间的差异
  • 生成任务表现不佳:预训练过程和生成过程的不一致,导致在生成任务上效果不佳
  • 位置编码使用绝对编码

Q32:Transformer中残差结构的作用

  • 减少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问题,同时能解决退化问题。退化问题是指:当网络隐藏层变多时,网络的准确度达到饱和然后急剧退化,而且这个退化不是由于过拟合引起的

Q33:Transformer采用postnorm还是prenorm?为什么?

  • pre norm就是在残差前norm,x+F(Norm(x)),这样残差的效果更强,训练计算量更低,但是会削弱模型深度带来的增益。post norm就是正常bert用的,在残差后面加,Norm(x+F(x)),深度带来的效果更明显,但是计算量会更大,目前post norm认为更适合深层transformer

Q34:BERT为什么用字粒度而不是用词粒度?

  • 因为在做MLM预训练任务时,最后预测单词是用softmax进行预测。使用字粒度的话,总字数大概在2w左右,而使用词粒度的话,则有十几万个词,在训练时显存会爆炸。

Q35:HMM 和 CRF 算法的原理和区别?

  • HMM 是生成模型,CRF 是判别模型
  • HMM 是概率有向图,CRF 是概率无向图
  • HMM 求解过程可能是局部最优,CRF 可以全局最优
  • HMM是做的马尔科夫假设,而CRF是马尔科夫性,因为马尔科夫性是是保证或者判断概率图是否为概率无向图的条件

Q36:BiLSTM+CRF模型中,CRF层的作用?

  • CRF 层可以为最后预测的标签添加一些约束来保证预测的标签是合法的。在训练数据训练过程中,这些约束可以通过 CRF 层自动学习到的。
  • CRF 中有转移特征,即它会考虑输出标签之间的顺序性,也会学习一些约束规则

Q37:nlp有哪些数据增强的方法?

  • 加噪声。加噪尤以去信息为主(Dropout)。比如随机扔词(每次扔一类词,每次扔一个词),比如随机在 Embedding 上 dropout(这个几乎所有 Neural Model 都加了)。有结构的 Dropout 也就是所谓的 Mask,即使用带权的 mask 来遮盖掉一些词。
  • 同义词替换。 我们可以随机的选择一些词的同义词来替换这些词,比如:“她非常美丽” 改为 “她非常漂亮”。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大的局限性在于同义词在 NLP 中通常具有比较相近的词向量,因此对于模型来说,并没有起到比较好的对数据增强的作用。
  • 反向翻译。 这是机器翻译中一种非常常用的增强数据的方法,主要思想就是通过机器将一个句子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再把另一种语言翻译为原先的语言,得到一个意思相近但表达方式可能不同的句子。这种方法不仅有同义词替换、词语增删的能力,还具有对句子结构语序调整的效果,并能保持与原句子意思相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增强方式。
  • 使用生成网络。使用GAN或者VAE这些生成式网络来生成一些数据。但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需要对 GAN 模型的训练达到比较好,才能更有效的生成高质量数据,这一点工作量相对较大也较为复杂。

Q38:NLP如何解决OOV问题?

  • UNK处理;如果训练数据充足,OOV都是冷门词汇,可以将所有OOV词汇替换为UNK标记
  • Word PIece Model:拆词规则可以从语料中自动统计学习到,常用的是BPE(Byte Pair Encode)编码;
  • Character Model:把所有的OOV词,拆成字符;简单暴力的手段,坏处是文本序列变得非常长,对于性能敏感的系统,这是难以接受的维度增长
  • 扩大词表

Q39:分析Bert,不同层针对NLP的什么任务?

  • **POS、成分分析、DEPS、Entities、SRL、COREF、关系分类,从上到下,越往下越偏向高层语义的知识。**POS 词性标注是简单任务,偏向表层特征,关系分类则是纯语义的任务,不理解语义便无法很好的解决任务,从上到下逐渐趋向语义任务。

引用: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26735

Q40:Albert里的SOP为什么会有效?

  • ALBERT 认为,NSP (下一个句子预测) 将话题预测和连贯预测混为一谈。作为参考,NSP 使用了两个句子 —— 正样本匹配是第二个句子来自同一个文档,负样本匹配是第二个句子来自另一个文档。相比之下,ALBERT 的作者认为句子间的连贯是真正需要关注的任务 / 损失,而不是主题预测,因此 SOP 是这样做的:使用了两个句子,都来自同一个文档。正样本测试用例是这两句话的顺序是正确的。负样本是两个句子的顺序颠倒。

Q41:BERT的三个embedding为什么可以相加?

  • 三个embedding分别为position embedding、token embedding、segment embedding,将三个特征相加时DL中通用的特征交互的方法;通过特征的交叉,分别是token,position,segment。高阶的交叉带来更强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即带来丰富语义的变化。规避了transformer因为位置信息丢失造成的上下文语义感知能力。

Q42:Word2vec和LDA两个模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LDA利用文档中单词的共现关系来对单词按主题聚类,也可以理解为对“文档-单词”矩阵进行分解,得到“文档-主题”和“主题-单词”两个概率分布,而 Word2Vec其实是对“上下文-单词”矩阵进行学习,其中上下文由周围的几个单词组成,由此得到的刺向了表示更多地融入了上下文共现的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单词所对应的Word2Vec向量相似度高,那么他们很可能经常在相同的上下文中出现。
  • 主题模型和词嵌入两类方法最大的不同其实在于模型本身,主题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生成式模型,其似然函数可以写成若干条件概率连乘的形式,其中包括需要推测的隐含变量(即主题),而词嵌入模型一般表达为神经网络的形式,似然函数定义在网络的输出之上,需要通过学习网络的权重得到单词的稠密向量表示。

Q43:相对位置编码和绝对位置编码有什么区别?

  • 绝对位置编码如三角函数位置编码,BERT、GPT也用了绝对位置编码,但是他们采用的是可学习的绝对位置编码。但绝对位置编码有两大缺陷:
    • 三角函数绝对位置编码只考虑距离没有考虑方向
    • 距离表达在向量project以后也会消失
  • 相对位置编码的目的是建模位置的相对含义,如Sinusoidal Position Encoding和Complex embedding
    • Sinusoidal Position Encoding使用正余弦函数表示绝对位置,通过两者乘积得到相对位置
    • Complex embedding使用了复数域的连续函数来编码词在不同位置的表示

Q44:Elmo 的思想是什么?

  • 预训练时,使用语言模型学习一个单词的emb(多义词无法解决);
  • 使用时,单词间具有特定上下文,可根据上下文单词语义调整单词的emb表示(可解决多义词问题
    • 理解:因为预训练过程中,emlo 中 的 lstm 能够学习到 每个词 对应的 上下文信息,并保存在网络中,在 fine-turning 时,下游任务 能够对 该 网络进行 fine-turning,使其 学习到新特征;

Q45:word2vec中霍夫曼树是什么?

  • HS用哈夫曼树,把预测one-hot编码改成预测一组01编码,进行层次分类。
    • 输入输出:
      • 输入:权值为(w1,w2,...wn)的n个节点
      • 输出:对应的霍夫曼树
  • 步骤:
    1. 将(w1,w2,...wn)看做是有n棵树的森林,每个树仅有一个节点。
    2. 在森林中选择根节点权值最小的两棵树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新的树,这两颗树分布作为新树的左右子树。新树的根节点权重为左右子树的根节点权重之和。
    3. 将之前的根节点权值最小的两棵树从森林删除,并把新树加入森林。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森林里只有一棵树为止。

Q46:Word2vec 中 为什么要使用霍夫曼树?

  • 一般得到霍夫曼树后我们会对叶子节点进行霍夫曼编码,由于权重高的叶子节点越靠近根节点,而权重低的叶子节点会远离根节点,这样我们的高权重节点编码值较短,而低权重值编码值较长。这保证的树的带权路径最短,也符合我们的信息论,即我们希望越常用的词拥有更短的编码。如何编码呢?一般对于一个霍夫曼树的节点(根节点除外),可以约定左子树编码为0,右子树编码为1.在word2vec中,约定编码方式和上面的例子相反,即约定左子树编码为1,右子树编码为0,同时约定左子树的权重不小于右子树的权重。
  • 使用霍夫曼二叉树,之前计算量为$V$,现在变成了$log_{2}V$

Q47:word2vec和NNLM对比有什么区别?

  • NNLM: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使用前 n - 1 个单词预测第 n 个单词;
  • word2vec :使用第 n - 1 个单词预测第 n 个单词的神经网络模型。但是 word2vec 更专注于它的中间产物词向量,所以在计算上做了大量的优化。优化如下:
    • 对输入的词向量直接按列求和,再按列求平均。这样的话,输入的多个词向量就变成了一个词向量。
    • 采用分层的 softmax(hierarchical softmax),实质上是一棵哈夫曼树。
    • 采用负采样,从所有的单词中采样出指定数量的单词,而不需要使用全部的单词

Q48:word2vec和tf-idf 在相似度计算时的区别?

  1. word2vec 是稠密的向量,而 tf-idf 则是稀疏的向量;
  2. word2vec 的向量维度一般远比 tf-idf 的向量维度小得多,故而在计算时更快;
  3. word2vec 的向量可以表达语义信息,但是 tf-idf 的向量不可以;
  4. word2vec 可以通过计算余弦相似度来得出两个向量的相似度,但是 tf-idf 不可以;

Q49:word2vec负采样有什么作用?

  • 可以大大降低计算量,加快模型训练时间
  • 保证模型训练效果,因为目标词只跟相近的词有关,没有必要使用全部的单词作为负例,来更新它们的权重

Q50:elmo、GPT、bert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 elmo 是一种深度语境化词表征模型,它先通过大规模文本训练一个双向的(此处是用两个单向的 LSTM 模型的输出结构进行拼接,跟一般的双向 LSTM 的定义不太一样)语言模型,即使用上一个词预测下一个词(当然这里跟 word2vec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输入的是一个句子,预测的也是一个句子,只是本质上是用上一个单词预测下一个单词)。在使用词向量的时候,将目标单词所在的整个句子输入 ELMO 中,然后对求得的句子向量按列求和,就能得到该目标单词的词向量,且该词向量能够表达一词多义的问题。
  • GPT 是一个使用 Transformer 模型的 Decoder 部分进行预训练的模型,它通过大规模文本训练一个生成式的模型的方式,来训练词向量。GPT 不是双向的,因为在训练的时候,当前节点的后面节点的输入是会被遮蔽(mask)的。
  • BERT 是一个使用 Transformer 模型的 Encoder 部分进行预训练的模型,它通过大规模文本训练一个生成式的模型的方式,来训练词向量。但是它通过对输入进行遮蔽(mask)的方法,使得 BERT 能够使用左向和右向的双向神经网络层,因为此时的目标词已经被遮蔽了,所以不必担心双向神经网络层会泄露目标词。

引用:https://github.com/km1994/NLP-Interview-Notes/tree/main/NLPinterview

https://github.com/laddie132/NLP-Interview

Created BY SUPRE ID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