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体制内的朋友新年乔迁,给书房取名“两宜斋”,颇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涵义,意谓读书行政两不误。他嘱我写一幅对联装点书房,我以“四壁诗书三不朽,一窗风月两宜居”赠他,亦庄亦谐,有高尚理想也有闲情逸致。这位朋友初涉官场,自信颇能两相宜,只不知那些固有的个人小趣味能否真的一直保持。 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大致有着相同的经历,接触所谓“文化”也大多是从读背诗词、练习书画开始的。我有很多极具天赋的同学、朋友,却在毕业、工作之后再也对这些“没用”的事儿提不起兴趣,每天努力地工作、拼命的赚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每每见面,总觉得他们的精神气里少了点什么,或是失去了点什么,是自得、自适,还是安闲、平静?不同的生活确实能把人变成不同的模样。在这里举出的几本书,可以让我们短时间内亲近亲近这些久未亲近的东西,也许它是小玩意小把戏,也许它是徒费时间毫无意义的,可是不为无益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呢? 明人陈继儒在《太平清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仗、礼佛、尝酒、宴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不得不佩服明清文士的闲雅,这样清明自喜的生活,我们还能有吗?
2、《用心学泡茶》
3、《更与何人说》
4、《闻香》
5、《秋籁居琴话》
6、《中国历代闲章集萃》
(采稿:徐毅磊 责编:徐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