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
如何使用 vagrant 搭建开发环境 |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搭建开发环境的,我用的是 Mac 机器,很多朋友都是直接在 Mac 上搭建环境,所以需要安装不同版本的 ruby apache nginx... 再搞一个新项目,又要安装不少工具。Hey,我这个机器也要用来看片上网做图片和干其他很多事情的,总之系统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让人很不放心。并且,服务器上跑的也不是 Mac 是 Linux 呀,两个环境不一样,也是麻烦不断。
我应该是很早就知道 vagrant 了,当时有朋友跟我说这个东东可以提供自定制的虚拟机。当时我就想,靠,我在 Mac 上安装 virtualbox 虚拟机,里面安装 ubuntu Linux 系统不是一样吗?我还有一个搭建开发环境的脚本,都运行了一万遍了,已经很熟悉了。干嘛还要多学一个 vagrant 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呢?直到几个月前,我在 laracasts 上面看到我比较服的一个人 Jeffery Way 也用 vagrant,所以才又下定决心好好试用一下 vagrant,一试用不要紧,相见恨晚啊。不是光瞎折腾,真是能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今天录个 happycasts 视频,给你展示 vagrant 有哪几个点会让我相见恨晚。
以前安装一套新系统要去 Ubuntu 官网下载一个镜像文件,然后新建一个 vitualbox 虚拟机,然后需要有人值守的去完成整个系统安装过程,很是繁琐。但用了 Vagrant 以后这个过程变成无人值守的了,意思就是一个命令搞定一切。过程是这样:
首先,保证我的系统上有两个基础软件,一个是 vagrant 一个就是 virtualbox ,安装过程就是双击然后下一步下一步而已,没啥好说的。装好之后,到命令行中就有 vagrant 这个命令了。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就要去下载系统光盘了呢? NO,有一个网站叫做 https://vagrantcloud.com/,到上面搜一下 ubuntu,排名第一的这个 ubuntu / trusty64
就是 ubuntu 公司提供的 ubuntu 14.04 的64位系统镜像文件。
新建一个目录,执行 vagrant init
mkdir myproject
cd myproject
vagrant init ubuntu/trusty64
这样目录中就会多出一个文件叫 Vagrantfile 所有的机关也就都在这里了,比如这里面有一句 config.vm.box = "ubuntu/trusty64"
这样,执行
vagrant up
就会到 vagrant cloud 网站上下载 box 进行安装了。如果是第一次下载,可以需要等十来分钟,所以一般我是早上起来干这个活,网速比较快。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之前以经在另外一个项目中执行过这个操作了,那么也就是这个 box 已经存在我本地机器上了。这时候,vagrant 导入这个 box 进来,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在创建出一个新的 virtualbox 虚拟系统了,vagrant 的基本思路是为每一个项目创建自己的一个虚拟机。而且这个系统和之前的系统是完全隔离的。如果我过一段时间不需要这台虚拟机了,执行 vagrant destroy
就都清理干净了,而且其他同样使用这个 box 虚拟机也不会受到影响。
打开 virtuabox 的图形界面可以看到又多了一个虚拟机,也可以去修改配置,比如默认内存大小是 512,我一般用 2048 。Vigrant 有一个好处是所有一切都在命令行和配置文件中搞定,这样比图形界面用起来方便的多,所以一般是不需要启动 virtualbox 图形界面的。
就拿修改内存为例子。打开 Vagrantfile 添加
config.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memory = 2048
end
这样运行 vagrant reload
就修改成功了。
创建新用户。vagrant ssh
登陆进来的用户名是 vagrant,这个用户挺好,执行 sudo 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开发中实际使用挺好用的。不过如果我非要创建自己的用户也是可以的。
sudo adduser peter --ingroup sudo
这样 Ctrl-D 退出虚拟机,如何用这个用户的身份来登录呢?运行 vagrant up
的时候,可以看到有输出
==> default: Forwarding ports...
default: 22 => 2222 (adapter 1)
所以登录命令可以这样:
ssh peter@127.0.0.1 -p 2222
输入密码就可以登录成功了。可以把这个命令作为一个 alias 放到自己的 .bashrc 或者 .zshrc 文件中。
设置 IP 。添加
config.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92.168.33.21"
这样,就可以到 /etc/hosts 文件下面填写
192.168.33.21 myproject
以后可以浏览器中用 myproject 来访问里面的网站了。
共享文件夹。默认情况下,Vagrantfile 所在的这个文件夹,会自动对应虚拟机里面的 /vagrant
这个目录。这个意味着我不需要在虚拟机里面配置 sublimeText vim git 搜狗输入法 这些工具了,Mac 依旧是我写代码的环境。ubuntu 虚拟机是项目的安装运行环境。这个分工是太合理了!
通常的做法,项目源码就放在 myproject 目录下,把 Vagrantfile 和源码一起用 git 统一控制。我这里先创建一个 index.html 文件。然后去设置 apache
cd /etc/apache2/sites-avaiable
sudo vim myproject.conf
填入下面内容:
<VirtualHost *:80>
ServerName myproject.dev
DocumentRoot /vagrant/
</VirtualHost>
在 sites-enable 下面创建符号链接并且加载新配置
sudo a2ensite myproject.conf
cd ..
sudo rm sites-enabled/000-default.conf
sudo service apache2 reload
但是浏览器中访问 myproject.dev 却报错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 on this server.
原因是在虚拟机里面 /etc/apache2/apache2.conf 里面有这样的设置:
<Directory />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Require all denied
</Directory>
除了 /var/www
等特殊声明的目录外,其他位置的访问一律 'denied' 。可以这样来解决:
sudo rm -rf /var/www
sudo ln -fs /vagrant /var/www
然后到 myproject.conf 中,更改 DocumentRoot /vagrant/
为 DocumentRoot /var/www
sudo service apache2 reload
再次访问 myproject.dev 一切正常了。
实际开发情况是复杂的,从 vagrant cloud 下载的 box 中不可能包含我所需要的所有工具。这样,我可以制作自己的 box 上传的 vagrant cloud 上面,以备后面自己用,或者分享给朋友。但是另外一个更为灵活的方式是:我就锁定一个干净的 ubuntu 系统 box 。每个项目的虚拟机都基于这个 box 来做,vagrant 有个叫法 Base Box 。 然后我在上面执行脚本来自定制系统。chef puppet 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最简单的是直接写 shell 脚本。具体操作是这样。
打开 Vagrantfile 文件,在 do-end 块内部添加
config.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script, privileged: false
privileaged: false
保证脚本是以普通用户身份执行,去掉后脚本执行者为 root 。
在文件开始位置添加
$script = <<SCRIPT
echo "start inline script here"
SCRIPT
接下来就可以写要执行的脚本了。
sudo apt-get install -y wget
wget http://haoduoshipin.com
如果把这个 project 放到一个全新的系统中,首次执行 vagrant up
当虚拟机系统安装完毕之后这些脚本也会自动执行。
如果像现在我的情况,机器正处于运行状态,执行命令
vagrant provision
可以执行脚本。然后登陆到机器上查看,会发现 wget 操作成功了。
举一个实际例子,在我的项目 happycasts 里面也添加了 Vagrantfile 可以达成的效果是这样,你在你自己的 Mac 或者 Windows 机器上装好 vagrant 和 virtualbox ,然后下载 happycasts 源码,只需要
cd happycasts/
vagrant up
这样就可以成功安装 ubuntu 14.04 并且整个的开发运行环境也都配置好了,到浏览器中输入 Vagrantfile 给定的 ip 地址,就可以看到项目已经跑起来了,怎么样,方便吧。
好,更多内容可以参考Vagrant Doc 。谢谢收看,下周再见啦!